回到体验

这几天苹果和微信的战争闹得沸沸扬扬。有意思的是支持者并没有二元化,反倒是把苹果和微信都鄙视一通的人大有存在。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借此,我想谈谈「体验」。「回到体验」借鉴了新康德主义者们提出的「回到康德」,本文要阐述的就是何谓「回到体验」。

被扭曲的「体验」

现在所有产品都在讲体验。回溯历史,似乎要拜乔布斯的安利。但熟悉苹果产品的人都知道乔布斯并不乎用户的体验,他曾说过:「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最不在乎用户需求的产品为什么能带来用户最想要的使用体验?乔布斯用到的就是「权力」。对,没错,这个权力就是福柯谈到的「权力」

规训的现代社会

权力造就的主体

福柯用「规训」来对启蒙运动和现代性进行追问,借此,我也来反思一下乔布斯利用规训和权力所搭建的「用户体验」。自从乔布斯用一个链球砸碎「老大哥」,再没有一个老大哥在看着他后,他的权力欲已经膨胀,看看他所谓的产品设计中几条:

  • 一定不要提出「这些用户怎么会这样」的怀疑,一定不要高估用户的智商
  • 一定不要以为给用户提供越多的东西就越好,相反,最低按多了就等于没有重点,有时候需要做减法
  • 一定要明白你的产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用户群

这些思想聚焦到一点,就是乔布斯那著名的「端到端」理论,当然乔布斯或许不是「端到端」的始作俑者,埃德温·兰德等人也起了很大的影响。对于「端到端」理论,我更愿意称呼它为「管道」理论。管道是一套密封的,与外在隔绝的系统。管道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内部传送的有序。有序或许是好事,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管道这种「规训」机制下,所谓的体验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那一定是《美丽新世界》《1984》等反乌托邦著作里所质疑的那种「美好」。可笑吧!乔布斯砸碎了1984,但他建立了一个美丽新世界,多么讽刺。

何为体验

回到最初,我们与世界的交互就是通过体验。我们用眼睛打量亲人,用手指触摸床和玩具,当我们尝到糖时,我们知道是甜的;尝到药时,知道是苦的。在这个阶段我们用「体验」来获得知识,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一切都是自然的,我们作为体验者与被体验的对象是平等的,没有权力和规训的介入。大量科学已经证明,这段时间的经历对我们一生成长的影响大大超过我们所以为的。

我认为这才是体验,它应该是平等的,是自由的,是未知的……体验的结果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可以是无序的,也可以是有序的,这些都不是体验的目的,体验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最真实的知识。当然,如果你们要抬出休谟来跟我讨论什么是知识,那已经不是本文讨论范畴了。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乔布斯以及他的追随者们所打造的用户体验并不是真正的体验。他们所创造的只是在权力规训下的一种「驯养文化」,我曾经写过一篇短小说《妻子》来阐述「驯养文化」。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人们自然而然会满足于乔布斯所打造的管道文化中,他们再也没有质疑,不再与外面世界的互动,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体验。所以我常说习惯了这种管道产品的人智商会越来越低,这不是没有道理:

他们可能寻找自己其实知道或很容易掌握的信息,但却不愿意努力思考。”该论文的联合作者、滑铁卢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戈登·彭尼库克(GordonPennycook)说。

“我们的研究表明,重度使用智能手机与智商降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彭尼库克说

“数十年的研究表明,人类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少花精力,而现在看来,人们似乎越来越把智能手机当做思维的延伸。”该论文的另外一位联合作者、滑铁卢大学博士后纳撒尼尔·巴尔(NathanielBarr)说。

现代人喜欢降低智商,比如苹果手机、无意义的电视剧和网文的流行都印证了这一点。为什么喜欢降低智商?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把这些都归结到「后现代」的范畴里,包括了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消失,不知道如果康德活到现在看到这两个都消失了,还会坚持他的先验范畴理论吗?

在抹杀人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上,苹果的管道理论先捅了一刀,而微信等IM软件则补上了最致命的那一刀。

微信谋杀了「时间」和「空间」。我们会认为对方总是在线,这谋杀了时间;我们又认为对方总是在跟我们一样的空间,比如「会议室」,这谋杀了空间。因为没有了时空,「信息」失去了立体感,它变得扁平,甚至开始点化,开始虚无化,而这些都会导致「信息」的低价值甚至无价值化。

当没有了时空,没有了信息成本,当信息失去价值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沟通方便了,但大家都不愿意沟通了」。扁平,继而点化,虚无化,所以沟通工具的便利,不一定带来沟通的便利;无成本的信息只会带无价值的信息。

应该怎么办?

我们应该回到体验。体验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知识,用身体去感知世界,而不是在封闭的管道文化里,不是在封闭的朋友圈里。

我们需要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提供给体验者和被体验对象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是自由的、个体化的,没有约束和规训。这种体验不是我们从苹果、微信中获得的那种虚假的体验,或许她不一定是令人愉快的,但她一定是最真实的。

具体如何做,我的思路还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糖是甜的」这个知识是怎么得到的,这不是别人规训我的,而是我自己用身体感知获得的。并且这个知识是如此真实、准确而不可动摇。在虚假知识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朴素的知识尤其能显得真实且亲切。

手机不应该只是有微信和连连看,还应该充满人性,帮助人去体验世界并与世界互动!

于是,回到体验吧!当 体验复苏后,那些久违的东西才会回来,比如「创造力」「想象力」「破坏力」「DIY精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